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
彭水河长制擦亮河流碧绿底色
1月14日,记者从县河长办获悉,2020年,彭水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实现乌江水质综合达到Ⅱ类,郁江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所有县级河流均保持在Ⅲ类以上水质,其中诸佛江、长溪河、中井河、木棕河、九曲河、普子河、棣棠河、后灶河等次级河流水质均达Ⅱ类以上,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环境达标率均达100%。阿依河获评重庆最美河流称号。
中国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赵 琴) 1月14日,记者从县河长办获悉,2020年,彭水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实现乌江水质综合达到Ⅱ类,郁江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所有县级河流均保持在Ⅲ类以上水质,其中诸佛江、长溪河、中井河、木棕河、九曲河、普子河、棣棠河、后灶河等次级河流水质均达Ⅱ类以上,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环境达标率均达100%。阿依河获评重庆最美河流称号。
这是彭水全面落实河长制,让河长制“有名”更“有实”所交出的答卷。
近年来,彭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当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大举措来落实,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确保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永存。
强化推进“三乱”整治。严格落实市第1号、第2号总河长令要求,全力抓好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整治专项行动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制定《彭水自治县扎实开展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召开“三乱”整治培训会和推进会4次,排查点位826个,发现问题58个,完成整改51个。常态化“清四乱”。通过自查和上级督查共计发现河道“四乱”问题12个,已全部整改销号,整改成效得到了水利部复核工作组的充分肯定。
强化联防联控。先后与武隆、黔江、酉阳、石柱、务川、沿河、道真等周边区县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与利川、黔江实现水质通报、信息共享。整合县级部门相关力量,建立三级河(库)警长体系,组建巾帼志愿河长、青年志愿河长队伍,设立民间河长500多名,实现河长制共督、共管、共治。充分依靠群众力量,设立非公益性岗位河道保洁员764名,实现全县每条河流保洁员全覆盖。完成智慧河长一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智慧河长平台建设,使巡河管理、业务统计、水质检测、河道管理更加智能化。同时,加大治水力度。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库内外,统筹推进水体、陆域污染严管同治,建立河(库)警长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