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文化

彭水地名故事之走马岭

发布时间:2021-03-1709:24:34
一泉流白玉,千里走黄金。

中国彭水网□任永松

一泉流白玉,千里走黄金。

盐者,国之大宝。盐业生产、盐业运输,历史上对彭水的乡镇聚落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走马岭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聚落,逐步发展到今天的。


地名来历

《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走马岭 过去常有驮马运盐经过此岭,故名”。走马乡因原驻地走马岭而得名。走马乡万灵山一带,盐矿丰富, 盐业生产历史悠久,宋置盐井镇。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盐井镇盐税额为1308贯73文,为玉山镇(今郁山镇)盐税额的4倍多。明置盐井里,清代改置鸡冠村、鸡冠乡。1932年废鸡冠乡,分为双溪、万灵两乡。1946年,双溪、万灵两乡合并称双灵乡。1951年,废双灵乡,析置双溪、万灵两乡。1953年,将乔梓乡万家村化属,并分置走马、大坪、万灵3乡。1956年,废大坪、万灵入走马乡。1965年,又以乔梓公社远峰大队第五生产队来属。


鸡冠城

境内有南宋鸡冠城遗址。《彭水县志(康熙本)》:“鸡冠城 县城东六十里。叠石为城,方圆十余里。其始未详”。《彭水县志(同治本)》:“鸡冠城 县东一百四十里,城已夷,惟东门具在,西门以古树压圮,南北二门湮土内,基尚存,周围是有颓垣,约九周里。建制之由无考。”《宋史》记载至道二年(996)六月,黔州少数民族攻打盐井镇,巡检王惟节战死。《清史稿》仍记载彭水有盐井、郁山二镇。走马乡境内的盐井镇距离郁山20公里。彭水的盐道以古代郁山和宋代盐井镇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在盐业运输中,马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走马乡境内还有宋代的石门砦遗址。


牛滚凼场

牛滚凼场,县志记载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均以四九为期。牛滚凼得名于过去用人工挖掘一土凼,供耕牛滚水。清末,毛氏父子在牛滚凼雇工数百人开办硝厂。牛滚凼场盛极一时。硝是军需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1922年彭水设立官硝店。抗战军兴,193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四川盐务处委派专人来采购军硝,1939年9月,财政部川康盐务管理局重庆炼硝厂设立酉秀黔彭军硝督运员,在彭水设立督采处。自1940年2月起,实行统制收购。抗战胜利后结束,采硝、熬硝、运硝及相应的配套服务逐步衰落。


酒的故事

“盐来酒往,盐酒联姻”。盐曾是最大宗的运输物资,形成了大量的驮运盐巴的力夫,形成了对白酒的巨大需求,刺激白酒产业的发展。赤水河是川盐运输“仁”岸的水道,催生了茅台、郎酒等美酒。走马乡地处大厂盖西侧,境内四条溪流均出自大厂盖,水质好。《彭水县志(1998年版)》记载走马乡有硝厂弯等32个洞。大量炼硝工人和驮运盐巴的力夫,以及配套的产业形成了极大的刺激了白酒的生产。在牛滚凼场,利用优质山泉生产白酒在硝洞储藏,白酒质量好,深受往来力夫欢迎。


火棘茶

清代康熙进士陈聂恒在其著述《边州闻见录》中,记载彭水土著居民有以火棘制作茶叶饮用的习俗。火棘及红籽,是武陵山区的原生植物。火棘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遍布于彭水高海拔贫瘠地区。彭水地区盛夏酷暑难耐,山区百姓炒制火棘茶,在盛夏消夏避暑。这种习俗在走马一直延续到2010年左右,才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火棘果饮料是极具市场工业产品,相信未来火棘茶也会是极具竞争力的农特产品。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