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守艺人 | 残疾老人用竹编手艺“编”织新生活
初夏的雨下得特别勤,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村民都困在了家里,或看电视、或串门打发时间。而对宁生明来说,下雨天也有重要的事要做——编织竹艺品。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蔡 秀 冉江陵 文/图)初夏的雨下得特别勤,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村民都困在了家里,或看电视、或串门打发时间。而对宁生明来说,下雨天也有重要的事要做——编织竹艺品。
“最近接到订单了,那得赶紧给顾客编好,寄出去。”5月27日,宁生明一边和记者谈笑着,手上的竹篾也快速飞舞着。
宁生明今年61岁,是新田镇马峰社区人。5岁时,一次意外让宁生明的左腿落下了残疾,因后期治疗不佳导致左腿截肢。宁生明父母都已经年过八旬,丧失了劳动力,妻子由于脑部损伤,加上患有严重风湿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已经出嫁成家,儿子在外务工,宁生明不得不用一条腿挑起生活的重担。乐观开朗的宁生明学习过各种技艺,修理家电;养殖生猪;种植农作物,他都干得有声有色。可随着家电的更新,年龄的增长,如今已经 61岁的宁生明干起也越来越吃力。
宁生明说,今年他种了3亩多地,养了13头猪,为了种好地,养好猪,他不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跪在地里除草、耕地、杵着拐杖提水喂猪都是常事。
“如果这些兜兜框框也能卖钱,那干起来就轻松多了。”宁生明说,今年社区里建起了“为村暖心服务站”,社工代海军告诉他,他平日编织的竹制品可以卖钱,这让他很感兴趣,也好似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在社工的帮助下,宁生明开始砍竹子,买样品,学习编织一些精巧的竹艺品。再通过社区里的电商平台销售。5月26日,在大家的宣传下,宁生明的竹编手工艺品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更有不少网友要求定制。
干活时,宁生明将一副拐杖立在墙边,坐在一根小板凳上,一条空荡荡的裤管撇在腰间。遇到要精修竹篾时,宁生明直接将腰间的空裤管撤下,搭在右腿上当布垫用。“这样还挺方便呢,省得到处找垫子。”宁生明的自嘲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也被他乐观和自强的精神所感染。
仅凭一把蔑刀、一根竹子,在宁生明的手中开始不断变换,或成丝、或成片,不多时,就成了一间精美的竹艺品。
“我们通过电商服务平台给他销售这些竹艺品,也希望他能通过制作销售竹艺品来增加收入,以后能不再种那么多地,养那么多猪,生活能轻松一点。”马峰社区“为村暖心服务站”社工代海军告诉记者。
竹艺品定制联系方式:代海军 1778374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