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深化垃圾分类常态化制度化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环境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唐 源) 近日,高谷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对场镇卫生死角、垃圾点、公路主干道及河道两边垃圾进行分类清理,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宜居环境。
这是我县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联动机制、健全硬件设施、全民广泛宣传为主要抓手,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新环境。
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印发《彭水自治县深化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单位垃圾分类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成立垃圾分类办公室,组建了22人的城乡垃圾分类县级指导组、106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分队,切实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落实,有效打通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分类体系,在县城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类服务驿站3座,3个街道11个城市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将黔龙阳光一期、龙庭汇景、乌江明珠等3个物业小区列入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深入推动完成54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运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在农村建成前端收集四分类集中宣传收集点,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同时,健全中端收运体系,配备餐厨垃圾收运车、大件垃圾回收车、可回收物固定收运车、其他垃圾收运车,推动乡镇垃圾中转站顺利运行。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和桶边服务,先后开展垃圾分类“敲门行动”“值桶行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建立健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发挥公共机构对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融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发放宣传画册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垃圾分类新知识,引导市民自觉养成“爱生活 爱分类”的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