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乡镇

青龙堡村:做大红薯产业 促农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2-06-0209:32:43彭水彭薇
当下,正是种红薯的季节。5月31日,在郁山镇青龙堡村3组,村民们忙着栽种红薯苗,有的在打窝,有的在放苗,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杨春燕)当下,正是种红薯的季节。5月31日,在郁山镇青龙堡村3组,村民们忙着栽种红薯苗,有的在打窝,有的在放苗,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们在栽种红薯苗。融媒体记者 张 影 摄影

“农时不等人,趁着良好的天气状况,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红薯生产上面,抢抓农时栽种红薯苗,目前红薯栽种已经接近尾声了。”红薯基地负责人董世军说,为尽可能地保障红薯产业的发展,他们为农业生产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利用闲置土地

发展红薯产业

放眼望去,高低重叠的土地里,一垄垄已经种植的红薯苗已泛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董世军告诉记者:“今年青龙堡村在1、2、3组种植红薯1000亩,品种是从山东引进的商薯19,一亩能收入二三千块钱,管理得好能收入3000元以上,红薯采收后将销售到郁山当地。”

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邀请在外务工人士回乡发展,这一想法得到了董世军的认可,随即决定返乡创业,发展产业。

记者了解到,董世军是青龙堡村人,之前在黔江务工,小有积蓄。去年,他选择回到了家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我看到村里的部分土地荒芜了,想把它们都利用起来发展红薯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董世军告诉记者,当地村民有种植红薯的传统,这里有地理、温差和土质等种植红薯的先天优势。

青龙堡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种植的红薯薯肉淡黄,口感香甜、生吃香脆、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钾、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非常受消费者青睐。

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种植规模

今年,青龙堡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红薯,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和开垦撂荒地,种植红薯面积1000亩。

“村里一直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以前是村民散种,今年是采取集中种植的第一年。从去年的300亩发展到今年的1000亩,规模逐渐扩大。”青龙堡村支部书记董世模介绍。

从今年2月份开始,董世军就开始着手育苗,5月份栽种,预计6月初全部栽种完成。他告诉记者,育苗一般是从前一年的10月份选种,第二年的3月初开始育苗,40天后第一茬苗子就可以上市。

“红薯种不要大、不要小,而且要品相好。”董世军说:“今年,成熟后的红薯一部分直接当商品在市场上售卖,部分红薯则加工成粉条进行售卖。将红薯从小作物做成大产业,成为拉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拓展产业链条

带动村民增收

村民不仅把土地租给红薯基地收取租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领取工资。

青龙堡村3组村民董世华将自家的6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他说,“我年纪大了,在基地务工不方便,把土地流转来种植红薯也有一定的收入。”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天的活儿了,过来主要是做育苗、施肥、栽种等工作,在家门口做工也有八十块钱一天,很高兴。”青龙堡村3组村民董成学说。

目前,红薯基地吸纳了周边村民3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支付土地流转费15万元、务工工资3.5万元,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谈到接下来的打算,董世模介绍,“下一步,要在红薯储存上下功夫,突破储存短板,争取更大收益;同时在种植上调整结构,实行轮作,给土壤休养生息的机会,使红薯产业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村里将不断延伸红薯粉条等红薯加工链条,丰富红薯产品,建设红薯粗加工厂,实现自产自销,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