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民生>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民生

郁江蛇船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3-01-0911:13:37彭水编辑

重庆彭水网(融媒体记者 李亚军 廖凯易)1月5日,由县文化旅游委组织民间老手艺人历时40天制作的郁江蛇船在郁江流域汉葭街道长滩社区长滩坝顺利下水,消失多年的郁江蛇船再次回到人们眼中。

蛇船下水后,4名擅长蛇船航运技艺的老船工开始在江面“弄船儿”,在船工师傅们熟练的操作下,蛇船航行犹如水蛇在水中起伏游动。

“我已经七十几岁了,还有机会再来造这个船心头很欢喜,我这个手艺差点就淘汰了,还好现在有机会传承下去了。”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郁江蛇船,再次回归郁江,郁江蛇船制造技艺传承人周业顺十分高兴。

船工师傅在江面“弄船儿”。

据周业顺介绍,该船长近13米,船身最宽处约2米,船底和下梁由枫楿木制作,船体由红椿制作,船身细长,首尾尖顺而高翘,船底纵向微凹,历时40天打造完成。

“郁江蛇船的重现,把郁江航运系技艺和造船技艺展现出来,充分挖掘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郁江产、城、景融合发展。”县文化馆馆长杜继臣介绍。

据了解,随着公路、铁路的飞速发展,航运发展脚步一度放缓,曾经繁荣兴盛的水运,逐渐衰落,加之造船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木船制作的市场越来越小,蛇船制造及蛇船航运技艺面临消亡,“弄船儿”也后继乏人。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我县积极开展郁江流域蛇船制造技艺、蛇船航运技艺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田野调查,我县在汉葭街道长滩社区、保家镇三江口寻访到上世纪60年代郁江蛇船制造技艺传承人及一批老船工,对蛇船的历史、主要特征、制作技艺、航运技艺等相关信息进行了采录,并对蛇船再造、航运技艺再现进行全程拍摄记录,进一步完善我县非遗数据库建设。

杜继臣表示,下一步将把采录的信息、整理的文字、拍摄的影像资料等进行归档,建成资料库、数字博物馆,并在蚩尤九黎城景区建设苗族制船技艺展示馆,让更多人能够参观了解郁江蛇船。此外,我县还将郁江流域蛇船制造技艺、蛇船航运技艺作为非遗名录申报,努力让蛇船制造技艺及航运技艺活在当下。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