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当前位置: 彭水首页>新闻频道>时政

县人大常委会:助力发展公共文化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3-09-2811:06:10彭水编辑

重庆彭水网 (作 者:廖英旭 张经纬)县图书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乡村的一方戏台上喧哗热闹,蚩尤九黎城苗戏楼里定期上演着特色苗族剧目……文化是一方土地的风貌,是一个时代的内涵,也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必需品”。

“平时这里都会组织些什么活动,你们在这里打篮球体验如何?”近日,在县城体育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入实地开展调研。

“现在活动非常丰富,县里的运动会都在这里开展。我们在这里打篮球很舒适,体育馆内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有了升级,大家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体育馆打篮球的小李说到此,连连称赞。

2022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综合会议审议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向县人民政府提出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宣传、健全更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审议意见。

公共文化服务审议意见提出后,落实情况如何?时刻牵动着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心。一座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很大程度上来自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不断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如何把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作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做?县人民政府认真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根据辖区内群众分布特点,结合区域内文化地标和旅游线路,为群众提供体系化、多样化、优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不断加强县城公共文化设施修建、改建和维护。统筹各方资金,对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文化馆、县图书馆进行升级改造,对县城体育馆场馆顶棚和3000座座椅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分批修缮、配套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县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说。

同时,县人民政府还注重挖掘彭水特色文化资源,创作出一批歌颂新时代、礼赞新生活的好作品。通过数字文化馆、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向群众免费展播展演《情妹找到少年郎》《花围腰》《嘎婆味道》等民族文艺作品。

“听说县城数字文化馆搞得不错,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屏幕上点播反映彭水特色的文艺作品,我觉得这种新型体验很好,很有科技感。”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居民张依然说。

此外,我县不断加大乡镇公共文化的挖掘服务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公服专项资金,为南滨路图书馆分馆、走马故事馆、鹿鸣书院、善感孔子学堂等公共文化空间配备书籍和设施设备,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申报创建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街道),积极探索示范创建工作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模式。

“我们努力争取县级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号召热心乡友和乡贤投入鹿鸣书院的建设中来。受赠国学经典图书8000余册。鹿鸣书院的开放,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在读诗经、背诗经、写诗经、画诗经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在鹿鸣乡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鹿鸣乡乡长刘位说。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等方式,多次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推进,坚持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更好地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分众式、精准化、多样性、有差异的公共文化服务。下一步,我县将不断深化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监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分享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