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寨古韵有新香
鞍子镇全境属低山地区,峰峦叠嶂,多小丘和沟谷,水源丰富,适宜水稻、玉米和薯类的生长,传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这是古代移民选择此地的原因。其中,罗家坨苗寨,就是罗姓移民繁衍发展而形成的苗寨。

节赛十年,我们的节赛十年!
彭水: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四月时节,乔梓乡长寿村“太极水”生产基地在群山环抱中静谧悠然。车间生产线上工人正加紧工作,仓库门口,叉车正把“太极水”装上货车,运出彭水,销往全国各地与国外。生产“太极水”的这家企业正是重庆阿依达太极泉水股份有限公司。

“世界苗乡·养心彭水——苗望·养心茶首届采茶节”活动举行
青山秀水育佳茗,茶香茶韵聚浓情。3月23日,“世界苗乡·养心彭水——苗望·养心茶首届采茶节”活动在保家镇白茶基地举行。

彭水:织密交通网 建起幸福路

新城市民中心广场投入使用
日前,新城市民中心广场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据了解,该广场占地约50000平方米,建成投用后,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彭水 “三驾马车”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去年,彭水27772户贫困户、11268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个贫困村销号……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标志着彭水历史性地摘掉“贫困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在市统计局网站上,彭水更是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去年,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增长4.2%,从渝东南最后1位跃升到第3位,增速居首。在这个山清水秀的“世界苗乡”,是如何让经济实现高速腾飞的?

彭水加大农村客运投放力度方便群众出行
近年来,彭水着力完善农村客运班线运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采取冷热线路合理搭配、调整延伸现有客运线路等方式,科学合理投放农村客运,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客运通车率,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非遗传承 | 郁山晶丝苕粉制作技艺
郁山晶丝苕粉制作技艺,是根植于我县郁山镇的传统美食手工技艺。它以优质红薯为原料,经过去泥刨皮、扎碎磨浆、过滤提粉、煮皮切丝、晾晒包装等工序,最大程度保留了红薯的淀粉、维生素、糖类、蛋白质、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尤其……

非遗融入职教 非遗成就未来
走进彭水职业教育中心民族文化展厅,就像走进了一座非遗博物馆。该校师生创作的非遗作品都在这里展示。琳琅满目的作品,不仅彰显着独特的非遗技艺,更是一种很好的传承与延续。